阳气足,千年寿!2个中成药阴阳双补、祛除寒湿,把阳气补到根上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11 点击次数:117
前面我们阐述过,湿气与脾脏的关联:脾虚,运化水湿的能力大打折扣,湿气就会滞留在体内。
实际上,除了脾脏外,湿气滞留还和肾阳的温煦气化功能减弱相关。
中医理论中,水液需转化成气,方能流通全身,这一转化的过程正依赖于阳气的温煦气化。肾为先天之本,人体之阳气发于肾,故阳气亦称“命门之火”。
图片
肾阳不足时,人体就易出现水肿、小便不利、多尿、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。因此,祛湿不能仅凭利湿、利尿药物,还需结合补益肾阳的药,以激发五脏阳气,促进湿邪气化。本篇跟大家解析2个补肾阳、祛湿气的中成药!1、桂附地黄丸亦称八味地黄丸,源自医圣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中的肾气丸,诸多补肾名方皆由此方演化而来,如六味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右归丸等。成分:肉桂、附子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。肉桂、附子温阳助火,促进湿邪气化;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;山药、山茱萸养肝健脾益精,寓于阴中求阳、阴阳互生的理念。若将肾比作取暖盆,滋阴之药如同柴火,而附子、肉桂则如点火之源。图片
茯苓、泽泻利水渗湿,丹皮活血化瘀。三药合用,使全方补中有泻,同时制约滋阴之药过于助湿。功效:温补肾阳、温肾化气。适用于腰膝酸冷、下半身冷痛、畏寒怕冷、肢体浮肿、小便不利、夜尿频多等症状。2、金匮肾气丸同样是出自《金匮要略》中的肾气丸,增加了两味利水药:车前子、牛膝。图片
功效:温补肾阳、行气化水。因为增加了利水之效,若除肾阳虚症状外,水肿、小便不畅、夜尿频多更严重者,可考虑用金匮肾气丸,以温补肾阳同时利水,实现标本兼治。注意:肾阴虚兼内热者需谨慎服用。图片
END注:以上案例仅供参考,不可盲目服用,需经专业医师辨证施治。我是魏小萌,主任医师、肾病科教授,临床、科研、教学工作40余年,接触肾病患者数不胜数。对蛋白尿、肌酐高、肾炎、肾囊肿、肾结石、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等肾内科疾病,我很有自信和把握!如果你也有以上困扰,可以扫码联系我。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热点资讯
- 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
- 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
- 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
- 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
- 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
- 中国女留学生亲历曼谷地震:公寓墙面裂
- 黑色西装裤霸榜整个春天!简约飒爽时髦
- 12位学科带头人受聘 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
- 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,为何劝你尽量
-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女